您当前首在位置:首页 >> 厂商 >> 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元月18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规范化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2.9078亿元,投资总额5.2079亿元。厂部位于福建省建阳市宝山路23号,总占地面积约8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43000平方米,是我省一家集中西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知名企业,是GMP认证企业。拥有鱼腥草GAP研究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省科技厅授牌),并拥有各种中西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20余种,是福建省医药龙头企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大容量注射剂3800万瓶/年、小容量注射剂6.3亿支/年、片剂15亿片/年、胶囊剂4.3亿粒/年、颗粒剂10800万袋/年、糖浆剂2350万瓶、口服液剂5880万支、中药提纯能力为1500吨/年,工艺及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GMP管理规范。2004年至2005年公司投资新建一原料药分厂和投资控股新建一家医药生产企业。
公司现共有员工360人。董事会成员共9人,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各种人材,投资与决策能力强。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具有丰富的企业动作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几年来三爱药业良性发展也得到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公司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最佳信用企业” ,“纳税先进单位”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三爱药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共益活动,尤其是2003年5月为抗击“非典”向国家卫生部捐献药品价值1000万元。卫生部也为此特颁发荣誉证书。 
 三爱公司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已经形成,经营业绩也发生喜人变化,销售网络从无到有,目前已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完善而稳健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OTC市场销售队伍,现已设有17个办事处,全国有40多个分销商,全国有众多医院使用三爱的药品,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不仅如此,三爱药业拥有完备的科研创新体系。并以“福建三爱科研中心”为主要依托,积极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及大学、医院等外部力量展开全方位合作。企业拥有一支包括高工、硕士、执业药师等在内的研发队伍。大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三爱药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
总之,三爱药业是一家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规范化企业,在全国建立了完善而稳定的营销网络,拥有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的技术人材,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预示着三爱药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品牌下的药品
小儿止咳糖浆

[功效主治]: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葡萄糖注射液

[功效主治]:

维生素B12注射液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用于神经炎的辅助治疗。

吲哚美辛胶囊

[功效主治]:用于①关节炎,可缓解疼痛和肿胀。②软组织损伤和炎症;③ 解热;④其他:用于治疗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

红霉素肠溶片

[功效主治]:1 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 军团菌病。
3 肺炎支原体肺炎。
4 肺炎衣原体肺炎。
5 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 淋病奈瑟菌感染。
8&nbs

布洛芬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肌苷注射液

[功效主治]:临床用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性肝脏疾患、肺原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疾患。

柴胡注射液

[功效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

醋酸地塞米松片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此外,本药还用于某些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维生素B1片

[功效主治]: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 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