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首在位置:首页 >> 中草药分类 >> 其它中草药 >> 喜树

喜树

  • 【 商品名 】
  • 【通用名称】喜树
  • 【批准文号】
  • 【生产厂商】
  • 【功效主治】

查看喜树说明书

喜树说明书
  • 【批准文号】

  • 【中文名称】

    喜树

  • 【产品英文名称】

  • 【生产企业】

  • 【功效主治】

  • 【化学成分】

    全株含喜树碱,根中含率约0.008%,根、根皮、树皮、果实、树枝含量分别为1:2:1:2.5:0.4。根中尚含喜树次碱即印度鸭脚树碱,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及谷。干木中还含羟基喜树碱,甲氧基喜树碱。果实中还含羟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喜树次碱、白桦脂酸和喜果甙即长春甙内酰胺。

  •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
    喜树根、茎、叶、果各部分的醇提溶液,在对小鼠白血病L-615、腹水型网状细胞肉瘤及病毒性白血病试验中,证明果、根可使白细胸总数下降,脾重减轻,腹水减少,腹水中活瘤细胞数降低,茎、叶无效。喜树果酒浸膏注射液(2毫升约含生药8克、喜树碱0.20~0.25毫克)对L-615白血病、肉瘤-180(皮下型)及艾氏腹水癌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皮下型)效果较差(抑制率22%);水煎膏片剂(复方)口服,可使患L-615白血病动物生存时间延长40.9%;临床应用时注射剂较片剂效果好,缓解期1~6个月。喜树果2克生药/毫升于美蓝试管法中,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有抑制作用。喜树碱钠盐或混悬液对小鼠肉瘤-180,肉瘤-37,L-615白血病及大鼠瓦克氏癌、吉田肉瘤等多种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鼠白血病及大鼠吉田肉瘤的疗效尤为良好,采用常规治疗量可延长白血病及吉田肉瘤动物的生存时间达90%,若用3倍常规剂量,每3天给药1次,对腹水型吉田肉瘤也得到同样效果,但用10倍剂量1次冲击,疗效下降,且毒性过大,致动物死亡较多;对皮下接种的吉田肉瘤瘸重抑制率60%,并显著抑制患艾氏癌小鼠的腹水及瘸细胞生长。进一步从喜树中分离得羟基喜树碱和甲氧基喜树碱对白血病L-1210均具有与喜树碱相似的效果,喜树碱中抗癌的主要基团为α-羟基-内酯环。临床上用于胃癌、肠癌、直肠癌、食道癌、气管癌,骨髓性白血病等。作用原理尚未阐明,主要在细胞核,使有丝分裂减少,大剂量喜树碱能降低肝中核糖核酸的磷含量,因而抑制核酸代谢。

  • 【药物相互作用】

  • 【不良反应】

  • 【禁忌症】

  • 【产品规格】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